自2019年3月场馆运行以来,亳州市文化馆围绕“数字文化惠民”工程,以省市文化云、微信公众号、视频号、抖音等为宣发平台,以馆内电子设备为载体,谋划推出线上公益培训、15分钟阅读圈、线上群文活动等举措,进一步提高公共文化服务质量,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。
一、加强线上优质公共文化产品供给。一是链接时夕乐学网、百科讲堂等高质量线上学习平台,免费为市民提供音乐、美术、舞蹈、曲艺等文化网课,强化高品质文化供给,共享高质量文化成果。二是推出“优选小课堂”、“每日一课”等线上培训品牌栏目。自2020年起,已推送5期“云上学好课”、66期全民数字共享亳州市文化馆掌上公益课程、176期“优选小课堂”、315期 “每日一课”,涉及教育、科学、历史、人文、少儿、体育、艺术等类别。让市民足不出户轻松享受数字阅读、文艺展示、网络课堂等网上专题服务。
二、15分钟阅读圈推动全民阅读。一是结合场馆实际,高标准高质量规范开展项目建设。配置自助借阅一体机,支持社保卡、身份证、读者卡和电子读者卡等多种借阅方式,做到区域内统借统还、便民利民。配置自助杀菌一体机,对借阅图书进行消杀,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线。二是通过微信公众号设置城市阅读空间子菜单,通过抖音、视频号等新媒体传播艺术和阅读知识,强化宣传引导,营造读书氛围。三是组织开展读书分享、朗诵演讲、文化讲座等读书活动,积极营造全民阅读的良好氛围,推进全民终身学习。
三、注重线下数字化设施建设。一是配备了瀑布流电子阅读屏、触控一体机、多媒体等数字化设施。瀑布流显示屏系统充分运用人机交互等现代化技术,不仅可以在线阅读、观看趣味动画小故事,而且可通过智能终端扫描二维码带走观看,为广大阅读爱好者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,享受优质文化资源。二是建有文化休闲书吧、无人看管公益书吧。文化休闲书吧依托数字化设施,支持图书智能查找、借阅、归还,极大地提高了借阅效率。
四、线上群众文化活动多姿多彩。一是联合市博物馆开办了曹操宗族墓群文字砖网上VR展厅、“我在博物馆画文物”全省青少年儿童绘画大展VR云展、“大展宏兔”癸卯新春生肖文物图片联展及六载·千年——亳州建设工程六年考古成果展等云展览以及打造一批数字3D文物等。打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,让广大市民足不出户就可随时观展,也为文化馆带来新的流量;二是通过抖音等新媒体发布线上新年音乐会、“亳州村晚” 优秀节目线上展播等;通过多媒体类电子设备,组织众多节日主题电影展播、非遗视频展播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电影放映等。借助线上+线下的方式,广大市民可观看、留言、分享、评论等,增强了文化馆与观众的互动,提升了文博数字化水平。